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深度专注力》:你的成功之路,越专注,越自由

大脑帮 2021-12-14

你有没有时常陷入这样的困境:


  • 每天有忙不完的事,3个会议要参加,1个待写的方案,客户合同还没起草,领导已经在催结案报告了…… 变身八爪鱼也顾不过来。

  • 想先做好眼下最重要的工作,可是源源不断的新工作怎么办呢?想找人分担,但这些事我不做又能让谁做?

  • 做了任务清单,却发现自己不断被打扰;一天下来,任务清单没减多少,重要的事情又被押后了……

大家都知道,专注力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。但是身处注意力稀缺的信息时代,我们的专注力却在被稀释。

各路来电、频发的信息、没有预约的拜访、冗长的会议……

我们大量的专注力,都用于应付工作中没完没了的枯燥事务和紧急情况。

盖洛普调查显示,大约有一半人表示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,对于年龄介于35-45岁,或者孩子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群,这个数字更高,大约是60%。

面对纷杂而琐碎的日常任务,我们常常束手无策,不得不加班加点来完成。

也希望通过学习时间和精力管理,运用各种APP帮自己提高效率。

但往往事倍功半,重要事项的进展仿佛原地踏步。

我们想向前奔跑,却把自己活成了原地打转的陀螺。


为什么我们明明有想做的重要目标,却始终没有足够的专注力来实现它?

其实,并非我们没有足够的专注力,而是专注的方法不对:

  1. 那么多任务,不懂怎么评估优先等级;

  2. 非重要的工作,不知道如何做减法;

  3. 真正重要的工作,不知道怎么安排合理。

世界级领导力专家迈克尔·海厄特在《深度专注力——管理精力和时间的9种方法》一书中给出了答案。

围绕如何提升深度专注力,作者给出了有效的方法,包括3大步骤,每个步骤3个行动,帮助我们事半功倍,达成目标。


迈克尔·海厄特——领导力领域世界级专家,曾是托马斯·纳尔逊出版社的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,并且是一家高速发展的领导力开发公司的现任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。还是《纽约时装》《华尔街日报》《今日美国》等媒体评选出的畅销书作者。

作者在书中提出的3大步骤9种方法

  1. 驻足思考:规划、评估、恢复。梳理追求工作成效的目的是什么。

  2. 删除舍弃:删除、自动化、授权。明确不去做的事对提升工作效果同样重要。

  3. 付诸行动:整合、设计、主动。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高回报的任务。


认真读完这本书,针对我们平时在学习和工作时,想提升专注力达成目标,却总是用不对方法的三大痛点原因,我梳理了对应的解决方法。

一、用“自由罗盘”工具评估工作任务,给任务清单分级

针对不知道如何将杂乱的工作进行评估分级的问题,书中的工具“自由罗盘”可以帮到你。

在开始介绍“自由罗盘”之前,首先要明确“生产力四象限”的概念。

两个工具合用,就可以把我们的任务清单做好分级和评估。

1.将任务清单按“生产力四象限”分类

为什么有些工作做起来特别专注,忘记了时间流逝,而有些工作却令人无比痛苦又耗时?

这里不得不说一下“生产力四象限”


X轴线表示“专精”:即我们的专业程度,表示我们从能力角度上是不是擅长。

Y轴线表示“激情”:即我们的热爱程度,表示我们对一件事喜不喜欢。

根据这两个维度,我们可以把工作分为四个象限:

  • 渴望区

渴望区是我们的激情和专精高度集中的地方,所谓在“热爱的领域尽情地玩耍”,指的就是这个区域。在这里投入越多的时间,我们的工作效率越高。

  • 干扰区

这个区域是我们有激情,却没有天赋也不擅长的任务。虽然我们喜欢做,但总是做不好,不加注意就会浪费时间。

  • 无趣区

这个区域是我们擅长但并不喜欢的任务。在这里投入大量时间,虽然我们也能做得很好,但会消磨我们的意志,产生被“擅长”困住的感觉。

  • 苦差区

这个区域的任务,基本都是我们讨厌且怎么做都不擅长的事。在这个区域投入大量时间是最糟糕的。

生产力四象限中还有一个没有固定位置的第五区,就是发展区。

  • 发展区

指目前徘徊在渴望区外围,很可能进入渴望区的工作。

这些工作,有部分可能我们很擅长但目前还不热衷,因为没有发现它对我们的价值,这些工作可以培养激情;还有一些是我们无比热爱,有天赋,却还不够擅长的工作,我们可以培养专精。这里也是我们的潜力增长区域。

我们梳理出自己待完成的任务清单后,需要按照“生产力四象限”先进行分类,比如以下是我自己的任务清单分类:


2.将分类任务放入“自由罗盘”,找到真正重要的目标工作

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,“自由罗盘”很像我们平时使用的指南针。

没错,“自由罗盘”的指针指向的就是我们真正的重要目标——渴望区。

通过这个激情和专精的交集领域,我们越朝这个理想的方向努力,工作成效就越高。


现在将按“生产力四象限”分类好的任务,依次放入“自由罗盘中”,并根据每个象限投入的时间,标注好用时占比。


 3.评估各区域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

真正要实现目标,我们就要把最大的专注力投入到正确的事上。

完成“自由罗盘”后,我们可以自我评估一下:有没有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精力专注在渴望区的任务上?另外,有没有留一部分时间给自己的发展区?

陀螺转得再快,也无法奔向目的地。

如果我们的时间大量花费在“非渴望区”的任务中,即使我们做得再快再多,也实现不了重要的目标。

因此,我们对任务的时间占比需要做出调整。否则,就会一直陷入事倍功半,忙而无效的境地。

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减少“非渴望区”的任务,继而把更多的专注力留给“渴望区”。

那么,怎么做删减呢?


二、给任务清单瘦身,要学会删减和授权

想象一下,原本今天有10件事要做,到了公司马不停蹄开始工作。

但是你的客户、老板、同事却没打算“放过”你,不一会,任务清单上又加上了6件事。

天呢,这样的工作什么时候是个头?简直要崩溃了!

时间是一个零和游戏。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一件事说“是”,即是对另一件事说“不”。即使我们讨厌说“不”,也必须明白,本质上每个“是”都包含了“不”。

每向他人或自己承诺一个“是”,就在对原本必须要做的事说“不”。

看看任务清单上,有多少事,是这样不经过滤就被加上去的呢?而这里面,有多少事,是真正属于“渴望区”的任务?

“自由罗盘”的指针指向我们应该大量投入专注力的方向。为了提高工作成效,我们必须坚守一个原则:不是“渴望区”的任务,都有可能被删除。

这里不是说“非渴望区”的任务就必须删除,而是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过滤和思考,问一问自己:它有没有被删除的可能?我可不可以一开始就不接受它?


1.修剪“非渴望区任务清单”

要给我们的任务清单瘦身,就要从“非渴望区任务”下手。经过“自由罗盘”的梳理,我们已经有了“非渴望区任务清单”,现在我们要像园丁一样开始修剪任务清单了!

(1)删除对自己和企业影响较小的事

逐一检视在“非渴望区任务清单”中的任务,思考哪些任务可以直接删除。举一些例子:

  • 制作微博配图

这部分并不是我的工作,只因为喜欢所以想试试。类似这种在“干扰区”的工作,会特别隐蔽地藏在我们的任务清单里。我们要识别出来,坚决的对自己说“不”。

  • 上网搜资料

明明打算花半小时完成,却搜着搜着忘记了时间,最后竟然用了2个小时!这种无意识地延长工作时间的部分,我们也要无情砍掉。

  • 制作明年的预算

我好烦做预算,但我不能不做啊!有些工作虽然处于“非渴望区”,却不能随便删除。

删除任务或减少任务时间的时候,我们可以遵循一个原则:对自己和企业影响很小的事就能删除

如果影响很小,又属于苦差区、无趣区或干扰区,那就痛痛快快地删掉它们吧!


(2)4步法摆脱已作出承诺,却并不合适的事

梳理完“非渴望区任务清单”,发现有好多事是之前没经过仔细过滤,就已经答应了的。

但它们确实不是自己特别擅长,或特别喜欢的事。中途变卦又会失信于人,那怎么办呢?

首先,无论工作还是生活,我们必须信守承诺。

但如果经过重新评估,发现这件事你很害怕去做;或明知道做了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;或者时间所迫你只能给予它很少的投入;又或者其实你的重要度没那么高,退出不会给对方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
此时,可用4步法回绝不合适的承诺:

第一步:承担责任,不推卸不找借口;

第二步:重申如果没有其他好方法,你愿意履行承诺;

第三步:解释为什么履行承诺,对于对方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方案;

第四步:为他们的问题提供帮助。不要把担子丢回给对方,明确会帮助他们一起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新方案。

举个例子,比如你答应帮同事做一项数据分析工作,然而这份工作属于你的苦差区,你既没激情,也没能力做好。

这时候可以和同事商量:“谢谢你信任我,把这项工作交给我。但我做了一段时间意识到答应这件事是个错误。因为我已经做了承诺,我当然愿意做完。但说实话,我觉得由我来负责这件事,没办法帮上你什么,你需要真正懂数据分析的人来协助你。这确实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。如果我们一起找一位更擅长这个任务的人,你愿意重新考虑吗?我想这对我们三方都有利。”

大部分情况下,大多数人愿意重新考虑人选。当然也有不同意的,此时我们就还是要继续履行自己的承诺。并在以后说“是”的时候,先仔细衡量一下。


(3)5个技巧,对非渴望区的新要求说“不”

所谓能者多劳,鞭打快牛。职场上很多时候,你的能力越强,效率越高,并不会帮你更好地减少任务。

反而因为“多面手”的名声在外,导致向你涌来更多的新任务。此时要假装自己效率低下,或者生硬地拒绝他人吗?这都不是好方法。

作者在书中列举了5个技巧,能帮助我们拒绝非渴望区的新要求。

  • 承认你的资源是有限的

时间和精力有限,不如大方承认自己“精疲力竭”。

  • 决定谁需要你的直接关注

明确哪几个人是你目前要重点关注的,对暂时顾不上的人说声“抱歉”。

  • 让你的日程表为你说“不”

用时间已经被预定的理由来拒绝。

  • 有策略地回应请求

感谢对方的信任,基于事实原因明确地说“不”,给予对方力所能及的支持。

  • 接受你可能被误会的事实

礼貌回应,表示感同身受,但也要再次重申“不”。


2.七步授权法,让他人分担工作

你不能买到快乐,但可以买到时间。我们每周都有一样的168个小时。但是授权可以让你赎回其中的一些时间,尤其是那些你花在渴望区之外的时间。

经过删减,我们的任务清单只剩下必须由人来完成的任务了。此时,我们可以通过授权,把部分任务交给别人做。

哪些事情可以分出去呢?答案是越不擅长、越没激情的事,越要分出去

也就是说授权的等级顺序是:苦差区>无趣区>干扰区>渴望区

等等,为什么渴望区的工作也要分出去?当你的渴望区的工作量都已经超额的时候,就需要分出去了。

我刚做管理者的时候,常常陷入授权误区。

  • 想当然认为布置任务给到人,督促进度,最后要结果就好,实际上最后得到的结果与期望值相去甚远。

  • 面对新人100个不放心,管得事无巨细,最后发现新人什么事情都依赖我做决定,把自己累死,新人也没成长起来。

陷入授权误区让我以为“授权”并不奏效,或者觉得是员工能力不行。

但其实,授权需要管事的人投入时间,带领成员一起走完七步授权流程,在这个过程中,双方建立信任、构建能力。

下图是七步授权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:


扎克伯格曾说过:授权并善用他人的力量。如果某件事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八成,那就给他做。

授权是领导力最重要的部分,无论你是管理一个团队的领导,还是负责一个项目的普通员工。

当你带领团队,或者项目成员完成7个授权步骤。随着团队成员的成长,你可以授权的任务难度及重要程度就可逐渐增加。

此时,团队青出蓝而胜于蓝,而你个人则能专注于更重要的工作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
三、设计并执行你的一周和一天,专注推进“重要任务”

现在,我们的任务清单中,只保留了大部分“渴望区”的工作,以及合理占比的“非渴望区”工作。

并且,随着我们有意识的删减和授权非渴望区任务。我们将获得更多时间,专注在“渴望区”的工作上。

但是,有了这份“瘦身”版的任务清单,我们就能高效的达成目标了吗?

当然不是。

即使是这些剩下的工作,它们也将占满你的工作时间。同时,你依然面临多任务管理,以及被频繁干扰的局面。

别担心,这里有3个解决方法。

1.把工作设计成“批量集中处理”,达到深度工作状态

卡尔·纽波特在《深度工作》中提出: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,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。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,提升技能,而且难以复制。

而现今,深度工作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日益稀缺。

如何才能保证长时间的深度工作呢?

解决方式就是“批量集中处理”,把工作设计成“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”。

有朋友说:“我每天都会把当天要做的事情,集中在下午2-5点的时间段处理,但是效率也不高,时常做不完还要加班。”

其实“批量集中处理”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件事情放在一起,然后找一个集中的时间段来处理。

而是把相似的活动有序地安排在一整天,以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和高昂的动力。


什么是相似的活动?本书作者根据日常工作的三大主要活动场景,设置了三大活动类型

  • 台前

也就是你的关键职责,和绩效考核相关,需要交付结果的工作。比如拍视频,视频拍摄与发布;做销售,接待顾客;做策划,见客户做提案,都是台前工作。

  • 幕后

幕后就是为了取得结果做的,包括各种授权、删除、协调准备、维护等筹备工作。比如拍摄前的所有准备工作,以及拍完后的剪辑工作;为了销售学习产品知识、做盘点、做报表;提案前收集资料,写方案等都属于幕后工作。

  • 谢幕后

谢幕后的活动是你恢复精力和活力的关键。它包括工作以外的生活,比如睡眠、饮食、休闲、陪伴家人等。

“批量集中处理”就是把三大类活动填入你的一周计划中。

拿作者来举例子:

  • 将周一和周五设置为“幕后”工作日

用来处理邮件、做研究、学习新技能,做计划与回顾、项目调研等,为最终交付结果的“台前”工作做准备。

  • 把“台前”工作安排在周二到周四

利用这几天接待客户、合作伙伴,录制音频或视频内容。

  • 每天设置固定的杂事处理时间

在每一天的安排上,作者会将查询电邮、回复消息等事务工作,安排在早上进入办公室后半小时,以及下班前的一小时。这样白天的时间,就可以分块安排给需要深度专注的台前或幕后任务。

  • 谢幕后的活动也同样重要

作者把它们安排在周末以及每日的晚间时间。

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周计划和日计划中,都能这样将任务按活动场景分类,并在一段时间做“批量集中处理”,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任务切换,增加深度工作的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。


2、提炼“每周3大任务”和“每日3大任务”,保证目标与行动一致

在做计划时,如果专注于一切任务,等于无所专注

根据二八法则,大约80%的结果产生自20%的行动。这20%的行动,就是能带来最重要目标结果的3大任务。

不管是周计划,还是日计划,我们都需要找到最重要的3大任务,并致力于优先完成它们。

  • “每周3大任务”

将我们的“瘦身”版任务清单,根据“时间管理矩阵”进行排序,优先选择“重要紧急”,以及“重要不紧急”的工作。

明确“紧急不重要”的工作哪些可以授权出去,删除“不重要不紧急”的工作。最终留下本周最重要的3件事,作为“每周3大任务”。

  • “每日3大任务”

参考“每周3大任务”,分解到每日,再根据“时间管理”矩阵同样的逻辑,选择出来每日必须完成的3件工作。


3、主动避免干扰和打断,保持专注

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,由于邮件或电话等造成工作中断后,员工平均需要25分钟才能恢复到原有的工作状态。

虽然我们主观上,很不希望自己在工作的时候被打扰。

但实际情况却总是不由我们说了算,微信短信、邮件钉钉、客户拜访、领导的临时拜托等小事在拉扯我们的注意力。

还有我们自己不由自主地分心,隔三差五要看一下微信消息,尽管其实没人找;工作几分钟要刷刷朋友圈,或逛一会社交媒体。

这些或被动或主动的干扰和打断,总是不停地把我们从工作状态中拽出来。


要保持专注,书中也给到2个抗干扰的方法。

(1)避免外界干扰,设立时间边界

我每次看到通讯软件跳出消息,就忍不住要马上回复。不然心里有压力,总觉得别人在等我。相信我绝不是一个人。

惠普公司和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:当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来电和短信上时,智商会降低10%,也就是说我们将注意力切换到社交信息上时,我们会“暂时性变笨”。

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时,觉得非常有必要治一治总因“社交压力”立刻回复消息的习惯了。

除非本职是客服类工作,无可避免需要一直在线。针对外界的打扰,设置延时沟通,主动告知相关人士我们的时间边界,是避免被频繁打扰的关键所在。

  • 关闭应用程序“通知”

  • 精简联系人

  • 每天固定时间段回复消息和邮件

  • 主动告知相关人员你的离线时间段

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坚守自己的时间边界,那么别人也不会尊重我们。时间是是宝贵的,要像保护珍贵资源一样保护它。


(2)增加抗挫折耐受力,防止对追求轻松上瘾

除了外界干扰,其实最大的专注力破坏者是我们自己。工作一会,就会转去做琐碎的活动,比如发短信、看新闻、吃点东西。

亚当·加扎利和拉里·罗森教授合作的《走神的大脑》一书指出,人类具有寻求关注的天性。当我们感到无聊、焦虑或者不舒服时,很容易立刻更换频道,去寻找更有趣的东西。

有些挑战性工作就像爬山坡,需要牺牲大量脑细胞,比如写作,做预算。

我们的大脑自然倾向去追求更轻松有趣的事情。所以我们总是工作一会,就去看社交媒体或者做其他轻松些的工作。

此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开始分泌,就像是一种甜蜜愉悦的奖励,引诱我们一次次从挑战性工作中分心,选择更为轻松的工作。

如此循环,就和对某些事情上瘾一样。虽然快乐,但我们的抗挫折耐受力,进入深度工作的能力,都会逐渐退化。

要增加抗挫折耐受力,作者建议我们:

  • 留意什么时候会有放弃的冲动,提醒自己继续专注手头任务

  • 用正念训练法帮我们专注于当下的工作

  • 坚持写日记,锻炼自我觉察的能力

除了书中的方式,我觉得番茄工作法也是提高专注力的有效方式,即专注工作25分钟,休息5分钟,如此循环。


写在最后

翻开本书前言,映入眼帘的是英国卫报记者奥利弗·布克曼的一句话:

到最后,你的人生,不过是你曾经专注的所有事情总和。

《深度专注力》让我们做正确的事,而不是做更多的事。人生想去往哪里,就要把专注力持续地投入在哪里。

作者说,我们提升专注力,以此来提升工作成效,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“自由”。

让我们能够自由地专注于重要的事,自由地享受当下不为工作所扰,自由地放空一切,自由地追求真正重要的梦想。

现在就开始行动和改变吧,驻足思考——删除舍弃——付诸行动。

愿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,越专注,越自由!

如果您喜欢大脑帮的文章,请记得要把我们“设为星标”哦!       关注大脑帮(Brainlearning),与你共成长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